暑假记忆
北京的夏天很热,尽管比南京还是差点,但是也足以在白天时分把人困在家里。我看了眼时间,今天是7月23号了,窗外刺眼的阳光和聒噪的蝉鸣又将我的记忆拉回到很久以前。
其实,我已经记不清初中或小学的暑假到底从7月什么时候开始放了,似乎是7月初,应该不过10号?小时候的暑假不像现在的孩子有手机电脑,我们只能在外面玩,而我印象中的暑假,其实每年的过法都不太一样。在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,整个暑假都是在邻居家打牌度过的。我家前邻有两个孩子,比我大好几岁,他家里是养鸡卖鸡蛋的,所以家里一直要有人在,于是漫长的暑假我们就一直在他家打牌。小时候的时间很慢,一坐就是半天或一天,那时候的人似乎也比较清闲,7、8月份又正好是玉米茁壮生长不需要浇水施肥也不需要打药的时候,所以在那打牌的人多的时候有7、8个,要用很多副扑克牌才够用,一群人围坐在一起,眼前是一地的纸牌,没有人会刻意的去看时间,等到蝉鸣稍弱,或者光线稍暗,那就是傍晚时分了,开始各自回家吃饭了。时至今日,有太多的细节已经无法记起,只是蝉鸣、阳光以及闷热的天气让我感觉和多年前一样,只是不再有当年的光景。现在回想起那段打牌的日子,就像是我极其远古的记忆,它堆积在时光隧道的尽头,我尽力回想确很难触及它。
后来长大了一点到了四五年级或者更往后的年岁,邻居家的孩子长大了,都是跟自己同龄的孩子玩了,而我也是如此。只是我们村没有和我一样大的男生,只有一个比我小一岁的男生,所以我后来的暑假都是和他一起玩。早上起床之后的时间比较短暂,我们基本都在下午出去,中午日头刚过,精力旺盛的我们就结伴出去野了,那个时候的孩子能玩什么呢,无非是一人找根树枝打打闹闹,或者去村子后面的树林子里探险,氤氲的湿气伴着青草的气息,高大的树枝和茂密的树叶牢牢地挡住阳光,投下片片阴凉。每个村子在2005年左右新建了文化广场,我们实在无聊了就会去那里玩,其实也没什么可玩的,无非是找个人多点的地方游荡游荡。
7、8月的时候玉米苗长的比人都高,而且玉米地的小路上非常湿热,又有传言说里面有坏人,深入到某条小路上时没有一点人声,只有时不时飞起的麻雀,这景象毕竟有些瘆人,所以我们不会去这些地方玩。
我们当然最爱下雨,山东的雨不会说下就下,而是有个酝酿的过程,阴天、起大风,空气突然变得凉爽,我每次都能闻到雨水到来前特有的味道,水汽混杂着泥土的气味永远刻在记忆深处。大雨滂沱,雨滴在地面上敲起一个个大水泡,就跟铃铛的形状一样。从每家每户的阳沟(院子里往外排雨水的小水沟,一拃宽)里流出的雨水就想河流的支流一样在胡同里汇聚起来,一条小河就这么向着南边的胡同口流去,最终在大街的排水沟里伴着轰隆的水声流到村子东南的大水湾里。雨后天晴,就是我和小伙伴撒野的时候了。去大水湾边上看着一大片的水自然是很欢喜,作为在平原长大的孩子,周边没河没山,就喜欢在水边玩,而大雨正好创造了这样一个条件。一般刚下完雨,大人们就会三三两两走到街上,站在那里聊聊天。水湾里的青蛙声渐起,声音很大,隔得老远就能听见,走进了更是震耳欲聋,但是你永远也看不到它们在哪里,近处能见的都是行动缓慢的蛤蟆。雨后的气温也非常舒服,即便是晴了天,也不会有暴晒的感觉,湛蓝的天空,几片白云横亘东西,傍晚来了,火烧云覆盖了天边的地平线,夜幕降临,青蛙息了,蛤蟆开始叫,晚风吹拂着暮色中的树叶,我知道一天又过完了,但是年少的我们最不缺少的就是时间。
我们盘算着暑假还剩多少天,总是希望能晚点上学,时间在7月份总是走的很慢,至少我们是这么认为的。月份牌上的数字逐渐递增,只要月份还没变成8,我就觉得暑假是无限期的。我一般会在7月份花一周把作业搞定,这样就能痛快的玩了。但是只要进入8月份,我就知道暑假快要结束了,8月1号一到来,时光向着9月飞快前进,眼见着最后31天的假期越来越少,年少的我也终于体会到了被时间推着向前的无力感。8月来了,我能感觉到蝉鸣似乎开始由盛转衰了,我能感觉到太阳的烈度似乎下降了,我也能感觉到气温似乎降了那么一点点,我嗅到了一丝秋天的气息,自然,那是开学的气息,这是我不愿意感受到的,但却是终将要面对的。8月的15号过完了,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,终于8月31号到来了,暑假彻底结束,往往这个时候我总是感觉意犹未尽,刚开始放假的欢乐还在昨天,怎么这么快就开学了。
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个暑假,翻过了一年又一年,很多年后当我坐在房间里写下这篇文字,我还能记起年少时的自己,他从未远去。现在是18点08了,日光已经西斜,蝉鸣比中午小了很多,窗外的大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着枝条,光影的参差错落有致,我站起来伸了个懒腰,一阵大风把柳树吹的更厉害了。夏天的夜总是来的比较晚,待会儿下楼转一下,算是为今天画个句号。日子就如此匆匆溜走,10年,20年,时光的列车不曾为我停留,我看到十多年前的少年,背对夕阳走向回家的方向,他身后晚霞漫天,晚风混杂着路边玉米地的湿气扑面而来,我闻到了炊烟的味道。